现代父母都知道,养儿不仅仅是“生”和“养”,最重要的还有“教”。因此,孩子该怎么教,成为许多父母的焦虑。特别是有校园霸凌现象的出现,大家都在问:“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?”在一片忧心的声浪中,父母最大的疑问是:爱的教育已经不管用了……孩子已经天不怕地不怕了……孩子不能打不能骂,到底该怎么管教孩子?
是民主还是溺爱?
与教养相关的书籍与杂志都告诉我们,要倾听孩子的声音、要和孩子沟通、要支持孩子、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,而不是单方面的命令孩子。父母得到的信息——父母最大,孩子“有嘴无耳”的时代已经过去了。
学者们也指出,现代的亲子关系已经是“类平辈”关系。然而,亲子间虽然类似平辈,但终究不是平辈。许多父母都会体会,教养孩子的分寸拿捏,其实并不容易。例如:和孩子双向讨论时,如果双方意见依然无法取得共识时,要听谁的?如果孩子无论如何就是不愿意做父母认为"应该"做的事,这时是要命令孩子做,反正孩子长大后就会知道我们是为他好?还是依孩子的意愿。即使旁人说自己太放任孩子也依旧如此?
许多父母在放掉父母权威、追求民主的同时也陷入了溺爱孩子的泥沼之中。
直升机父母:溺爱教养的现象
从书刊杂志与网络信息中,呈现出我们对于溺爱教养的担心。从英美的千禧之子(Millennials)、香港的三低港孩(自理能力 · 情绪智商和抗逆力三者均低)、日本的怪兽家长,以及全球数以万计的直升机父母,这些溺爱教养的现况不断的被报道。以直升机父母为例,这群父母有如直升机一样,在孩子头上盘旋,每件事情都帮孩子设想、代劳。这群父母在学校则成为:“怪兽”家长,是学校老师最头疼的人物。怪兽家长的特征就是,处处要求老师,但千错万错,都不是自己孩子的错。
若父母被“指控”为直升机父母或怪兽家长,一定是觉得自己很无辜。因为大多数父母都只是拿捏不当爱孩子的分寸,孩子生的少,基于爱孩子的心理,自然想要多为孩子做一些。有些父母认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,孩子其实也挺辛苦的,刚刚会摇摇摆摆的走路就要开始上亲子班,接着上幼儿园、学前班……有些孩子还要赶场学才艺,潜能开发课、英语课、舞蹈课、口才班等,样样不缺席。因此,可以爱孩子就多爱一些吧!在爱的号召之下,管教似乎失了准则。
Now what?父母到底该怎么做
阅读至此,你认为自己的教养是民主、严教专制,还是溺爱?或者你现在正徘徊的十字路口,寻找所谓的教养康庄大道?其实,教养孩子本来就没有公式,1+1并不一定等于2,原因是教养是一个互动的历程,面对不同的孩子,同样的教养行为,会有不同的回应,继而产生差异的效果。因此,一些有风险的方法,或是短期有效但长期不见得有效的方法,例如:打、骂、批评等,我们不一定要用。为什么不一定要用呢?原因是我们有更好,更没有风险的方法,可以适用于大多数的孩子身上。所谓有风险的方法,就是它或许适用于少数孩子,但用在你孩子的身上确极可能产生反效果。
父母对孩子满溢的爱,用得太多,是溺爱放纵;用偏了,是掌握专制。爱孩子,请用对方法。
三个重要且好用的教养方法
1,告诉孩子管教背后的原因
父母肩负管教的职责,对于孩子一定会有要求。然而,若直接下达命令、不说明为什么,孩子一定无法内心臣服,父母若与孩子说明要求背后的理由,孩子了解后,不需父母命令自己也会自己去做。例如:为什么玩具要收拾好?原因是以后才不会找不到;为什么生气时不要一直尖叫?原因是如果一直尖叫,妈妈的耳朵会很痛,妈妈也不会知道你到底需要什么。
当孩子知道父母要求背后的原因,就能从原本父母的要求,内化成孩子对自己的要求。也就是说,如果父母不希望一辈子都在命令孩子(不命令就不会做),那么一定要多花心思让孩子了解父母要求的背后原因,不然等孩子长大,即使再三命令也可能无法产生效用。
2,倾听孩子的想法
除了告诉孩子父母要求的原因外,也要听听孩子怎么说。听了孩子的想法后,父母会发现其实许多事情是可以解决的。举例来说,父母原本很气孩子上了几次英语课后就不想去了,和孩子谈过后,才发现孩子并不是不喜欢英文课,而是每个星期三下午学校有游泳课,放学后又要上英语课,感觉特别累。知道原因后,把课程时间调整一下,问题就解决了。其实,亲子双方沟通后,父母会惊讶的发现,许多事情都能迎刃而解,许多冲突都能避免。
3,把孩子的能力还给孩子
现代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认识能力,在升学制度的要求下,甚至对才艺学习也十分重视。也因此,孩子的时间被不同的课程填满,被牺牲掉的常常就是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。父母事事帮孩子设想周全,子女在学校遇到问题,父母就马上到学校找老师,这样一来,孩子就解决问题、思考规划及负责任的能力就被剥夺,而这些原本都是孩子可以从生活中自然发展的能力。